Apollo Robbins,大部分中國愛好者知道這個名字可能是通過他跟續川集人(Shoot Ogawa)合拍的那套兩張的魔術教學《文化交換》(《Cultural Xchange》)。但其實他專精的,卻是一種被稱為偷竊術的表演形式。作為現在世界上少有的偷竊術表演大師,他能在眨眼間把觀眾身上的錢包,手表等物體通通移走。大衛科波菲爾更是稱他為:世界上最棒的小偷。
Apollo在賭城拉斯維加斯開始了他的表演生涯。而他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也很快讓他嶄露頭角。他甚至鼓勵觀眾去“抓他的現行”,可最后勝利的卻總是他。而他職業生涯中的最大突破,來自于他給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所做的一次表演。他請總統的保鏢到臺上,然后輕而易舉地將他身上的東西悉數移走。第二天他就上了報紙頭條,人們稱他是“偷了總統安全特工的人”現在的Apollo Robbins已經名滿天下,他個人也參演了不少電視劇集。比如說下文提到的《都市俠盜》,以及另一部剖析騙術騙局的電視劇《The Real Hustle》
AR:在我大概十三四歲的時候,我在魔術店遇到了一個人。當時我正在琢磨指套是個什么東西,然后他向我展示了很多精彩的手法。在當時那個年紀我喜歡挑戰一切,所以我覺得既然他能做到這些,那我也能做到。他把我引向了Bobo(硬幣魔術大師,所著的《Modern Coin Magic》被譽為“硬幣魔術的圣經”),他說:“這個人發明了不少東西,去研究下他吧。”所以我買了Bobo的書,這就是我魔術的開始了。然后他又向我推薦了《Stars of Magic》(另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,內容皆為大師級人物的演出保留節目)。當然這本書到現在都是一本非常棒的魔術書,不過吸引我的是里面關于偷手表的部分。掏兜我懂,我知道怎么進去怎么出來,懂得如何偷上衣口袋,背后的口袋等等。但是我從沒見過偷手表的。所以在當我玩了大概一年半的魔術后我就開始把偷竊術引了進來,比如說很快地把東西放到別人的口袋里或者再拿出來。而且我發現這是個非常不同的領域。不過一直是到我搬到拉斯維加斯之后我才決定專攻偷竊術,而后來我也因此出了名。
AR:我的確實不大一樣。我會用談話來做錯誤引導,用語言去分散觀眾的注意力。小偷界有個術語,叫“Kissing the Dog”,意思就是說他們在偷你的時候是不想看著你的眼睛的,因為他們不希望你記住他們的臉。因此如果一個小偷在偷東西的時候跟受害者說話,就叫Kissing the Dog,他們不希望這樣。他們會使用其他的方式來轉移目標的注意力。他們更看重一種技巧,那就是知道目標的注意力在哪里的能力。魔術師也很該學學這個。除了學會手法,你更得知道對象的注意力是否在跟著你。就好像如果你正忙著跟手機那頭的女朋友吵架,你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。觀察目標的注意力被分散到了什么程度,對于小偷們是至關重要的。
AR:一次在魔術帝國(Magical Empire,一著名的魔術表演場所,在拉斯維加斯的凱撒酒店里)表演,當我正要把手從觀眾的兜里拿出來時,我注意到,如果我的手做的是曲線運動,那么觀眾的眼睛就會本能般地盯著我的手看。相反,如果我做的是直線運動,他們會先跟一小會兒,,然后直接看向終點,接著可能還會把目光收回來,盯著我的另一只手看。把這個原理用到魔術上,如果你剛把底牌藏走,正要把整疊牌放到一邊去。這時你就可以慢慢地把整疊牌翻過來,與直接把牌放到面前的桌子上比,前者能更好地吸引觀眾的視線。只要一個小小的曲線,就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。當然也別過頭,別做得太夸張。小小的一個弧線就好,就能讓觀眾的視線自然地追著你的手走。我覺得這很重要,因為如果你知道人眼的這兩種運動方式的話,就能對你的魔術表演起到很大的幫助。兩種方式,一種是追蹤式,跟著物體走。一種是跳躍式,來回盯著兩個點看。當你在兩個點之間來回動的時候,從某種意義上講你也讓觀眾忽略了中間。舉個例子,Juan Tamariz在使用他的“Crossing the gaze”(視線交叉)的技巧時,在視線交叉的時候,他會把藏有硬幣的手給觀眾看,可是觀眾卻看不到,因為他們并沒有注意到這個。他的那招看上去真的挺酷。
JB:確實,在昨天的交流會上,Apollo和一群安全專家----沒開玩笑,實打實的安全專家----在一起。那些安全專家請Apollo來表演。你們可能會覺得這種人應該不好騙才對。可是Apollo表演的每個流程都把他們騙得暈頭轉向。我想可能人同時能注意的東西是很有限的。Apollo的很多動作觀眾都注意不到, 而且你越想去注意這些動作,你也越容易被錯引。這種例子太多了。比如說你給他們表演的Coin on the shoulder(肩膀上的硬幣)流程,他們的反應跟普通觀眾都沒啥兩樣。我在你的表演中看到的最獨特的一點,就是不管觀眾如何竭力想去尋找你的破綻,你都能克服,因為你總是知道觀眾在注意哪里。